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何为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它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获取信息、理解问题、做出决策并实现行动,从而产生智能行为和适应性。简单来说,就是让智能体拥有物理身体,能够像人类一样在真实世界中通过身体的感知和行动来学习和完成任务。
具身智能有多模态感知融合、自主学习与决策、情境化与适应性以及实时交互性的技术特点。
多模态感知融合:具身智能系统通常配备多种传感器,如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能够将来自不同模态的感知信息进行深度融合,使智能体对环境有更全面、准确的理解。例如,机器人可以同时利用视觉识别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利用触觉感知物体的质地和硬度,从而更好地完成抓取等任务。
自主学习与决策:具身智能体具备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强化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能够从与环境的交互中不断学习经验,根据环境的变化和任务要求自主做出决策。比如在路径规划中,智能体可以通过学习不同环境下的最优路径选择,不断优化自己的行动策略。
情境化与适应性:具身智能强调智能体与所处情境的紧密结合,智能体能够根据具体的环境情境和任务需求,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策略,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变化。例如在不同地形和环境中的机器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行走方式和速度。
实时交互性:具身智能体需要与环境进行实时交互,快速感知环境信息的变化,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要求系统具备高效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能力,以及快速的决策和执行能力。比如服务机器人在与人类进行交互时,需要迅速理解人类的指令并做出回应。
具身智能的目前有哪些技术进展呢?
感知技术方面:高精度传感器不断涌现,先进的视觉传感器能为智能体提供更丰富的图像数据,新型触觉传感器可模拟人类皮肤触觉感受,让智能体在与物体交互时实现更精细操作。
决策与控制算法方面:强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的融合应用,大幅提升了智能体的自主决策能力。如基于强化学习的算法可使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快速找到最优路径并避开障碍物。
模型架构方面:以OpenAI与Figure合作的Figure01为代表的分层决策模型和由Google RT-2为代表的端到端模型不断发展。谷歌在RT-2模型中观察到了涌现能力,但端到端模型也存在需要海量数据训练、资源消耗大、机器人执行动作缓慢等问题。
应用方面: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和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是首个搭载AI芯片的智能数控系统。该系统通过综合应用空间误差补偿、智能温度管控、智优曲面等智能化技术,使得新能源汽车涡旋压缩机零件加工精度比国外系统提升了10%到20%。其生成式故障诊断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能够理解并处理复杂的故障描述,生成具有操作性的解决策略,并且智能算法会不断从用户反馈及新的故障案例中学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
从设计到生产
灏域为您提供
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开始我们的合作
+86 18600523371